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203章 喜事连连【为盟主“吃土的小阿川”加更,17/62】

第203章 喜事连连【为盟主“吃土的小阿川”加更,17/62】

    整个四月份。


    对于德芸社来说,得算是扩张月。


    众多大有来头的长辈入班,但后台并不混乱。


    都是爱相声之人,抛开那些有的没的身份,说到底还是相声演员。


    是演员,上台使活就完了。


    谢先生和谢京俩父子、高锋和栾芸平、小侯爷都归到了广德楼园子,其他的演员偶尔串场。


    长辈不愧是长辈,他们是真有能耐。


    尤其在传统活的拿捏上,那份火候、寸劲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几十年的经验、功力,一上台便知。


    这是他们的艺术底蕴。


    同时,有了他们镇场,整个舞台的韵味都被迅速拉升。


    味道一足,效果也很明显。


    一向以年轻观众为主的广德楼园子,开始出现老观众。


    这些人听了大半辈子的相声,说是半个相家都不为过。


    年轻演员的活儿太闹腾,偶尔听听还成,久了便受不了。


    听来听去,还得是这些老段子有味道。


    新老观众一相加,两个园子都变得场场爆满。


    甭管坐票,站票,一开票都被抢个精光,而且还有大量买不着票的人。


    如此火爆的园子,在整个江湖上都见不到。


    新加入的众角儿们,心中既惊讶又欢喜。


    有如此平台,还有何不满意的。


    人多力量大,同时压力也大。


    两个场子不够用了,王慧和张得燕又在开始张罗第三个园子的事情。


    钱。


    还是缺钱。


    身为班主的郭德刚,又忙得脚不沾地,去外面四处找钱。


    燕京电视台新节目正式定档,加上之前一档,两档节目同时开播。


    在定档的第一时间,郭德刚便找到唐云风,让他跟着去当主持助理。


    唐云风微笑着摇头拒绝:“师父,那不是我的路,您带其他人去吧!”


    别人巴不得多一些露面的机会,可到了他这儿,却是轻飘飘的一句话。


    自己这个徒弟主意正得很,郭德刚没多问,也没多说。


    另一桩买卖,便是那部都市情景剧。


    举荐人是他的干爹廉先生,定得是男一号出镜,眼巴前也正式开拍。


    这刚好赶了巧儿。


    搭档去外头跑钱,这边白惠明在四月底,顺利诞下一名男宝,慊大爷便老老实实地搁家里伺候月子。


    添丁进口,喜事连连,德德芸社内部士气高涨。


    而与此同时,外部的风云依然。


    两种主张的讨论,也愈演愈烈,最后归为一个问题:什么是相声?


    这架势,简直跟古代武林门派,争谁才是正宗的感觉很像。


    如此风口,不懂得抓住,那唐云风就不是唐云风了。


    正声,正人之后,第三步“正名”开始入手。


    长辈们铺好了前面的底,这一步的活儿,基本由唐云风来操弄。


    在班主对外宣传完“底”的第二天,整个后台便开始了段子的第二轮修改。


    郭德刚不断对外宣传,那是为班子立面子。


    而大伙修改本子,便算是归置里子。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走江湖,得有信誉不是?


    新演员带来新活,老少爷们齐上阵,效率很是不慢。


    除此之外,园子里的录制设备,也掏钱进行了升级。


    每段新节目上演,都请专业人员来指导录制。


    连带以前存下来的那些录像带,也被送去进行精修。


    关于这一点,唐云风卖了一个关子,只说很快便会有大用。


    即便话没说透,三爷和郭德刚还是点头,全力支持。


    彼此之间经历的事情不少,唐云风说话做事都相当有溜。


    有后辈如此,俩长辈高兴还不及呢。


    当然,这些都是技术活,安排好,回头等着结果验收便好。


    布置完这些,唐云风最近成天往园子外面跑,同样忙个不停。


    上午。


    九点刚过。


    又有一辆出租车,在老周的录音棚楼下驶停。


    车门一开,两位高瘦的年轻人,背包打车上下。


    正是唐云风和高锋。


    高锋左右一扫,问道:“小风,敢情这几天你将往这里跑?”


    “对呀,师叔,今儿个轮到您卖力气了。”唐云风点头笑道。


    “嗨,咱不就是吃这碗饭的嘛!”高锋无所谓道。


    俩人不再言语,熟门熟路,相跟着直奔二楼。


    “咚咚咚”


    唐云风一敲,门便开了。


    开门的,正是录音棚的老板老周。


    “小风,来啦,正等你呢!”


    唐云风拱手笑道:“周哥辛苦,又来麻烦您了。”


    “瞧你说哪里话,帮衬我买卖,我得谢你才是。”老周一挥手,不知道笑没笑。


    唐云风介绍道:“这是我师叔高锋,这是录音棚的老板,也是我大爷的朋友,周哥。”


    老周江湖人,会来事儿。


    当即伸手跟高锋结实的握了一下,热情道:“来了便是朋友,欢迎!”


    高锋被老周那模样瞧得有些心悸,连忙道:“辛苦!”


    众人进门,老周递上茶水,先缓气歇息。


    都算熟人了,他直接问道:“小风,你昨天给我发了一首歌,谁唱,是锋哥唱吗?”


    唐云风摇头笑道:“我师叔来录快板的,歌是我自己唱,不过是头一回,您经验足,一会儿得多给我指点指点。”


    老周听闻眼前一亮,旋即哈哈大笑。


    “这敢情好,这几天光听你玩传统活儿,早就想听你唱歌了。”


    旁边喝着茶的高锋,心中也有些纳闷。


    最近这段时间,大伙不都一直在录小曲、录贯口、录绕口令这些么,这家伙几时还准备了歌?


    稍作休息。


    老周招呼道:“锋哥,您要是准备好了,咱这便开始吧!”


    “好,您多指点!”高锋点头应承。


    高锋头一回来,老周简单介绍了一番流程。


    很快,高锋从包里拿出自己的快板,直接钻进了录音间。


    里面、外面一阵沟通,一切准备就绪。


    老周一个手势,设备全部开启,录音正式开始。


    高锋没有犹豫,双手一动,竹板响起。


    嗒嗒嗒嗒,嘀,嗒嗒……


    前拍一完,他张嘴便唱。


    三国纷纷民不安


    东吴西蜀汉中原


    那曹操占了中原地


    刘备皇叔驾坐在西川


    东吴坐下孙权主


    六郡八十一州他占了江东的半边天


    这一天,孙权驾坐在银安殿


    文武大臣来站班


    黄门官站在丹墀一声喊


    ……


    第一段,便是高锋最拿手的《单刀会》。


    唐云风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后台演员多,藏龙卧虎的,绝活也不少。


    但无论怎么算,高锋的快板绝对得算其中一绝。


    不论快板、唱腔、嗓音,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别说台下的观众喜欢,连后台很多老先生都点头称赞。


    不时,《单刀会》一完,接着来《玲珑塔》。


    高高山上有一位老僧


    身穿衲头几千层


    您要问老僧年高迈


    曾记得那黄河九澄清


    那黄河


    五百年才清一澄


    一共是四千五百冬


    ……


    时间缓缓而过,转眼便是一个上午过去。


    高锋基本除了喝水、缓气儿的工夫,便一直呆在录音房里唱快板。


    效率惊人,基本都是一遍过。


    只这么半天工夫,已经录完了七八段。


    所以,高锋不但快板打得好,他还有另外两个特点:活稳和会得多。


    饶是见惯了场面的老周,对此都佩服得不行。


    来他这里录音的歌手、艺人,不知凡几。


    但像高锋这么能吃苦,状态这么稳的艺人,拢共也没几个。


    这么说也不对。


    以前没有。


    这几天跟着唐云风来录音的艺人,基本都是这个调调。


    这很见能耐的。


    老周最后也只能说一声:德芸社的演员,状态真特么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阴阳风水秘录 学长,我错了 斗战魔神 含桃 逆天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