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 第193章 招考车祸现场

第193章 招考车祸现场

    半天时间过去。


    考生们如走马灯似的,在舞台上来来去去。


    台下的唐云风看得,却心中暗自摇头。


    这个世界,真他娘的不讲道理!


    相声学员,应该算是所有艺考中最简单的。


    可饶是如此,舞台上的考生们依然还是车祸不断。


    这些人也真是有胆儿。


    什么话头都敢接,指天说地的,回答得还很有气势。


    考官问:“了解相声吗?”


    “了解呀。”考生半点不犹豫,自信道。


    “说说看。”


    考生抬眼望天,伸手指点,张嘴就来:“相声是一门高雅的艺术……”


    考官:“下一个。”


    考生一愣:“哎,我才说了一句,这还没说完呢?”


    三哥上,舞台空,简历进垃圾筒。


    下一个考生上台。


    考官问:“为什么来学相声?”


    “喜欢呐!”


    “为什么喜欢相声?”


    “这是一门伟大的艺术,我愿意为它奉献一生,直到有一天,人们会称呼我为相声表演艺术家……”


    “下一个。”


    简历又进垃圾筒。


    抛开这些虚头巴脑的考生,有些考生的理由倒是很实在。


    想成名,想赚钱,想出人头地,想住大房子……


    不知道他们要是知道,班主都还在租房子住,还敢不敢说这些话?


    不过,相较于才艺展示环节,这还真是小儿科。


    “会什么?”


    “哦,我会的可多了!”


    考官对视一眼,暗自摇头。


    “哟,带板来的,那表演一段吧。”


    “没问题,我擅长的就是打快板。”


    旋即。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板飞啦!


    板飞了,便板飞了吧,好歹还跟相声沾了点边儿。


    剩下的部分考生,他们准备的活儿,那才真叫人哭笑不得呢。


    唱歌类是最多人准备的,只是水平一言难尽。


    一首摇滚,调儿没有,光靠玩命的吼。


    台下这帮老头哪受得了这个,直接喊停。


    考生还不甘心道:“老师,我这还没到高潮呢?高潮可好听了。”


    流行歌曲没有调,摇滚歌曲全靠吼。


    真应了那句玩笑。


    “大嫂,您把大哥拉回去吧,人家唱歌是要钱,他唱歌,那是要命呐!”


    幸好慊大爷没在,不然,他可能会忍不住的。


    除了唱歌这个大类,还有偏门的。


    钢管舞。


    德芸社可是相声班子,哪来钢管这种玩意儿?


    可考生,人家不跳不成。


    于是乎,三哥被人当了一回管。


    尴尬得他午饭和晚饭,都吃吐了。


    最生猛的才艺,是一位考生表演的双截棍。


    相声门的武活儿,只拿白折扇比划的,根本用不上真家伙。


    真家伙太危险,考官出声拒绝,建议他换一个。


    可人家考生不干呐。


    直言道:“老师,我就会这个,业余时间全花这上面了,很精彩的。”


    说着便开始耍弄起来。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兮。


    结果没几下。


    “啪!”


    棍敲自个儿脑门上了,敲得很结实。


    考生不愧是练家子,一句“紧张了”,继续来。


    “啪!”


    又一句“手生了”接着练。


    “啪!”


    很有准头,几下全敲同一个地方,眼见额头都起包了。


    吓得郭德刚赶紧喊下一个。


    他有绝对的理由相信,这考生很可能是敌对分子派来捣乱的。


    竖着进来,等会儿横着出去,你让他怎么跟媒体解释?


    当然,奇葩毕竟还是少数。


    更多的考生表现的,既不出格,也不出彩。


    但有一点,很确定。


    那就是来应考的考生们,基本没有传统曲艺类的功底。


    怪他们没准备?


    也不全对。


    现在的大环境是这样。


    你要想学个唱歌跳舞、写写画画之类的,只要有钱,便总能找到培训班。


    而且人家的老师,都还属于很专业的那种。


    甭管你脑子是聪明,还是笨,但凡学上一段时间,多少总会长进的,这就是功底。


    可传统曲艺类的培训班,不是少,而是基本上没有。


    就说曲艺发源地的燕京、曲艺之乡的津城,连这种级别的城市,全城你都找不着几家专业教这个的。


    要真想学,上哪学?


    拜师!


    传统艺术得按传统规矩嘛!


    有门路,有关系的,带孩子上师父家去,师父刚好跟孩子瞧对眼儿。


    关起门来,师父慢慢教,徒弟慢慢学。


    可现在,一波广告出去,德芸社便能收上来数千份简历。


    这说明了什么?


    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呀,而且数量还不少。


    即便掐头去尾,那些目的不纯的除掉,至少也得有过半人是真喜欢,真想学手艺的吧?


    所以一个行当的发展,好与不好的,你能怪得谁来?


    江湖之上,纵古至今,相声门没有谁像郭德刚现在这样,开山门广发徒的。


    第一只螃蟹,是不可能有多美味的,只是再难吃也得忍着。


    于是,舞台之上的考生,表现的再离谱,也得受着。


    时间缓缓,考核继续。


    下一个考生上台。


    看到其人,遭受了大半天折磨的唐云风,终于眼前一亮。


    这考生不是别人,正是张贺伦。


    就是前几天,在后巷跟自己聊过一阵的那东北胖子。


    台上的张贺伦往台下一扫,一眼便看到了唐云风,后者微笑着朝自己点头,这让他心中一暖。


    张贺伦鞠躬敬礼,站好,等着考官命令。


    在场可算熟人的,还有一个郭德刚。


    他的记性相当好,何况俩人还打过三次照面。


    他瞧着台上的胖子,脸上先是一愣,最后竟然乐了。


    他笑问道:“你怎么又来了?”


    张贺伦自然也不可能不认识郭德刚。


    几年前之所有迷上相声,就是因为听了他的相声,这是自己的偶像。


    只是几次三番的努力,都没有入偶像的眼,这让他很尴尬。


    张贺伦搓着手,讪笑道:“喜欢相声,想学,郭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


    其他几位考官,听着俩人的对话,心里一惊。


    这是有内味呀!


    郭德刚精明如斯,主动将往事简单的说了个大概。


    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对张贺伦倒是添了几分兴趣。


    郭德刚笑道:“机会得自己争取,好好表现吧!”


    说完,他便不再说话了,因为他对这家伙的情况已经很了解了。


    问题改了,那可能还有希望,问题没改,自己也无需多话。


    其他考官开问。


    这回张贺伦听了唐云风的建议,没有提半句关于“二人转”的字。


    对相声一门,也只是介绍自己听过哪些段子,说话让人听着感觉很踏实。


    不飘不浮!


    只是考官们的眉头越皱越紧。


    因为他的毛病,实在是太明显了,甚至比大部分人都要大。


    口音。


    东北人说话的那股子味道,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声艺术发展到现在,方言已经要不得了。


    除开倒口时的表演需要,必须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最基础的要求。


    所以方言是第一大难关。


    很难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阴阳风水秘录 学长,我错了 斗战魔神 含桃 逆天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