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真甘心吗?”
“不是我甘不甘心的问题。”沈淮说道,“田家庚那边,到底有没有藏其他心思,我不好猜,但要是市里能真照着田家庚的批示去执行,把竹社乡、黄桥镇一部分,跟梅溪镇合并成一个较大区域的经济新区,更有利于快速发展,对唐闸区、对东华市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照我的想法,就应该这么搞。但是,只要我霸着梅溪镇不露一丝缝隙给别人钻,谭启平怎么也会把这事拖下去,不叫经济新区在我手里有真正成形的机会。与其僵持下去,闹得大家都猜不透结局会如何,整天提心吊胆,还不如我主动退一步,让经济新区有尽早成立的机会。”
梅溪镇今年在扣除土地款之外,财税收入都有可能过亿,真要把竹溪镇、黄桥镇部分,跟梅溪镇合成一个独立的新区,为梅溪镇区往梅溪河西岸发展,为梅溪港工业园往西延伸拓开空间。
也许不用两年,梅溪新区在整个东华市所占的财税权重,很可能将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水平——谭启平怎么会容忍沈淮在直接掌握以梅钢为核心的钢铁产业链群之外,再控制这么一个核心区域?
“梅溪镇那边,你怎么安排?”周裕问道。
“何清社调到区里担任副区长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李锋也可以调到区里去,黄新良、郭全、袁宏军三个人要留下来。这么一样,就至少能腾出两个关键位子出来。而且筹建新区的事情,我也不想再插手,我没有那个精力,谭启平想让周岐宝负责,哪怕让周岐宝在我之后,直接兼任新区党工委书记,我也没有任何的意见——我想我这么让步,他们应该不会还有什么不满意吧?”沈淮说道。
在梅溪镇党政系统里,何清社、李锋可以说是沈淮之下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调到区里另行任用,就能空出两个关键位子出来——筹立有正式区域划分的新区,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事情,层层申报、审报下来,一年之内能正式挂牌就算是快的。
沈淮既然要公开明确表示不会在新区正式成立再担任党工委书记的职务,到时候谭启平直接在这个位子任命他人,沈淮也无处哭诉去。
沈淮如此示弱,周裕实在是想象不出,谭启平还会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周裕虽然有些替沈淮不值,但也不会太担心什么。就算沈淮跟地方脱离关系,解除的也只是他跟地方党政体系的直接隶属关系。
他人还会继续留在东华,执掌、建设、发展梅钢,甚至兼掌淮能集团都有可能;鹏悦以及渚江建设等企业,依旧可以围绕梅钢外围,成为梅钢系的核心力量。
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后梅钢系虽然还会主要在东华发展,但想要利用东华地方上的资源,就难有以往的便利跟特权。
看着周裕眼睛多少有些黯淡,沈淮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颊,笑道:“这一次,谭启平已经有些乱分寸了,我要给他出更多错的机会。你放心吧,我胡汉三总有再杀回来的一天。”
“你能知道示敌以弱就好。”周裕说道,“我是很迷你横冲直撞的样子,但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以前我在东华光棍一条,不横冲直撞,难道还要装孙子不成?”沈淮笑道,“现在没有办法啊,梅钢渐成规模,家大业大,就等于篮子里装的鸡蛋开始变多,一下子都砸了,可惜啊。不过,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是始终不会变的。”
“为什么?”周裕手托着下颌,眼睛盯着沈淮看,问道。
“为你们。”沈淮说道。
“鬼扯,鬼才信你。”周裕即使知道沈淮是在胡说八道,心里还是甜滋滋的,嗔道,“除了我跟陈丹,还有谁谁谁,愿意给你的鬼话骗住,还有谁相信你是舍不得这片土地,才跟谭启平斗得这么你死我活?”
“你怕是也不大信吧?”沈淮问道。
“是啊,是有些不信。”周裕说道,“你才来东华多少年,就搞得你生在此、长在此,有无数牵挂的人都生活东华似的。”
“实情还真确实如此。”沈淮说道。
“你又鬼扯。”周裕娇嗔道,“牵挂的女人太多,这点我信。”
沈淮摊摊手,表示无语。
谭启平回到家,看到女儿谭晶晶已经从学校放假回来——高校暑假要比中小学早得多——看到这个女儿,谭启平悒郁一天的心情才稍稍开朗些,按着她的头,问道:“怎么回来之前,也不打电话说一声?”
“我跟熊黛玲一起坐轮船回来,还有很多同学一起,才不要你派车来接。”谭晶晶说道。
听到女儿提熊文斌的二女儿,谭启平眼睛敛了敛,想说什么,不过没有说出口。倒是谭晶晶注意到她父亲脸色的变化,心情有些沮丧。
“晶晶回来了啊?”刘伟立跟苏恺闻走进来,跟谭晶晶打招呼,将手机递给谭启平,说道,“宋副省长的电话。”
苏恺闻跟谭晶晶站在客厅里说话,谭启平到书房接电话去。
刘伟立隔着门缝隙看到谭启平接过电话,再推门走进去,问谭启平晚上还有没有其他指示;苏恺闻随后也走进来。
“沈淮同意在梅溪镇的人事任命上松开口子;筹立新区的事情,也想完全交给其他人负责。”谭启平说道。
刘伟立有些讶异,小声问:“这拼命三郎,真愿意退一步?那这么说,省委田书记的批示,真跟他无关?”
“怕也未必。”苏恺闻在一旁说道,“说不定是他受到告戒,这时候再想起要撇清。”
谭启平也在考虑苏恺闻的话,但不管怎么说,沈淮既然在宋家内部的压力下示弱了,给出台阶让他可下,他还真不能再咄咄逼人什么。
谭启平想苏恺闻:“你愿不愿意去梅溪镇?”
第三百七十四章 步步紧逼
对市委书记的嫡系秘书来说,要是下地方,通常都要从县区副职开始干起来,过两三年对地方熟悉之后,就再转党政正职。
这才是他们这类人正常的仕途升迁之道。
倘若嫌弃梅溪镇行政级别不高,而不愿意去“屈就”,那绝对是目光短浅的。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去给政治权力分类,无非就是财权、事权跟人事权。
梅溪镇行政级别不够,导致人事权力不足,受唐闸区牵制,但仅从梅溪镇财税水平及招商引资工作来说,就决定了梅溪镇党政体系,在通常的事权跟财权方面,都要远远超过普通区县。
特别是对于那些千里奔波只为财忙的官员来说,那更是宁可要梅溪的草,也不要嵛山的宝。
东华市最穷的嵛山县一年总的财政开销甚至都不到两千万,工厂企业半死不活的也就那么几个,就算是县委书记独霸一方,想捞,又能捞多少钱?
梅溪镇仅单造渚溪大桥,就投入三千万;学堂街改造单镇上就要投入近四千万;随便划一块地皮拿出来卖就要作价百万、千万……
东华市九三、九四年,全市三区七县引进外资总数也不过两三千万美元,而梅溪镇单今年引进外资就有可能超过一亿美元。
东华其他区县的招商引资工作,今年就给梅溪镇的光环彻底的遮盖住,成为一片黑暗。
梅溪镇今年评选上淮海十强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苏恺闻才二十八岁,能到梅溪镇担任党政正职,给仕途履历增添的光彩,要远比到普通区县窝个三四年要漂亮得多。
倘若真将竹社乡、黄桥镇跟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新区,新区虽然暂时会并入唐闸区管辖,但新区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唐闸区委常委甚至副书记、市委委员,都是正常的。
倘若新区在三五年内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唐闸区分出来,归市里直辖,党工委书记直接兼任市委常委,也都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梅溪新区就是东华市当下最为甜美的一枚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