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满七十六岁的苏定方,病逝于任上。
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毫不保留地贡献给了大唐的守卫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联系苏定方的身后事,不难发现他的贡献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这种忽视,或者说是有意的埋没,让人不禁推测其中可能存在某些政治因素。
打压他的人我们不好推定,
但考虑到他与李义府、许敬宗的关系都很不错,
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线索。
这位老将在生命的最后十年所建立的战功,
无疑是被后世的某些人给刻意淡化了。”
看到这儿,有人忍不住诧异道,
“跟李义府、许敬宗关系不错?可他们都是奸臣啊!”
“难怪苏定方在后世被黑化,原来是因为这层关系?”
“说到李义府,我同意他是个奸臣,但许敬宗是否也算奸臣,我觉得还有待商榷。”
“真是悲哀,苏定方不仅生前受到排挤,甚至在后世被文人恶意描绘成奸臣……令人无语!”
“我也是看了演义才知道苏定方这个人的,当时看到他陷害罗成的情节,气得我牙痒痒。不曾想,原来真正被污蔑的人却是他啊!”
“一个为大唐开疆拓土,死守边陲的大将,他应得到我们每个人的尊重!”
“……”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辞世,享年七十六岁,谥号为‘庄’。
他在后虽然名声不显,
但他的功勋,却绝不逊色于初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任何一位。
尽管他的形象在后世的小说和野史中被歪曲,
但历史终会为他正名,会还他一个清楚明白!
【历史十大军神第五位:用兵如神,正直忠勇苏定方,盘点完毕!】”
视频最后,
又回到了开头老年苏定方,孤立山头时的画面。
许多观众也已理解了,
苏治一开始放出这个画面的寓意。
这时候,一位将领突然跪地痛哭起来。
众人扭头看去,原来是他——裴行俭。
裴行俭,字守约,
出身河东裴氏中眷,
于唐太宗时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是苏定方的传人。
裴行俭是唐高宗后期的名将,
多次平定东西突厥的叛乱,
为大唐重置安西四镇,史称“儒将之雄”。
但此刻跪地痛哭的他,哪里还有平日里儒雅淡定的模样啊。
在看到夕阳余晖下苏定方那孤寂的身影时,
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的裴行俭,
终于情绪失控,双膝跪地,放声痛哭起来。
他为自己的恩师,感到无比的心酸、悲痛。
“老师!弟子不孝,未能陪伴您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裴行俭的呼唤,撕心裂肺。
他那嘶哑的哭声,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晚年唐高宗虽然病重,
但他依旧拖着沉重的身躯,看完了苏定方的盘点视频。
看到最后苏定方死于边陲,
李治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泉涌而出,
“为大唐奉献了一生都的英雄啊!朕怎能让你被历史掩埋!!!”
苏定芳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唐,
又把自己一身的本事都传给了裴行俭。
裴行俭也不负重望,
成为了唐高宗时期“用兵如神”的一代儒将,
为大唐屡立战功,
继续保卫大唐百姓不受外敌侵扰。
苏定方为大唐建功立业,忠心耿耿,
但却受到一些人的排挤,打压。
好在唐高宗一直都很信任苏定方,
也给了他充足的舞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才让苏定方打出了赫赫威名。
这种带有悲情色彩的国家英雄形象,最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
观众们对他的讨论持续不断,经久不息。
……
短暂的休憩过后,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位传奇人物。
随着视频画面的渐亮,
背景音乐也由之前的低沉悲戚,瞬间转变为激昂高亢的旋律。
视频画面中,
壮丽的草原铺展至视线的尽头,与天际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宏伟画面。
天空高远清澈,
阳光透过云层,
洒在广袤的大地上,
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草原中心,
一支威武雄壮的骑兵队伍正在风驰电掣般前行。
他们像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过草原的每一寸土地。
而在军队的最前方,
是一位相貌英俊、威武不凡的青年将领。
他身骑一匹强壮的大青马,英姿勃发!
一如此时的王朝一般,朝气蓬勃!
看到这位将领的样貌,
汉武帝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
“卫青!!!”
“看到没有!!”
“是朕的卫青大将军啊!!!”
伴随着汉武帝刘彻的大笑,
一首诗出现在卫青的身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随后,苏治的声音从光幕中传来,
“这首《出塞》,乃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名作。
长久以来,大众普遍认为诗中描写的人物是飞将军李广。
但根据史料记载,
诗中的主人公,其实另有其人,
只不过王昌龄故意混淆了两个人的事迹。
而诗中龙城大捷的真正主角,便是我们今天要盘点的主人公——卫青!
【历史十大军神第四位:龙城飞将,匈奴大爹,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人。
他的出生很不好,
是奴隶出身,而且又是个私生子,
从小就遭受所有人的歧视,生活的非常艰难。
卫青的母亲是平阳侯府中的女仆,
丈夫死后和平阳侯府中的小吏郑季,私通生下了卫青。
因生活艰苦,
卫青被送到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
郑家的儿子也没把卫青看成兄弟,甚至当成奴仆畜生一样虐待。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卫青受尽了苦难。
但卫青从小就非常有志气,
在和下人们一起做工的同时,
偷看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习文练武,
并暗自记下偷偷练习。
待卫青稍大一点后,
他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
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公主的一名骑奴。”
“卫青平时很懂事,
对于平阳公主的收留之恩,他始终铭记在心。
每当平阳公主外出时,
他总会骑马紧紧相随,随时准备为她效劳。
平阳公主见卫青如此知恩图报,也对他颇为赏识。
不仅自己悉心教导,还常派遣下人教授他文化知识。
这些早期的启蒙教育,
为卫青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也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打开了新的通道。”
“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
在那里,
他遇到了一位脖子上戴着铁枷的犯人。
这位犯人精于相面之术,
他在仔细端详卫青后,惊讶的说道:‘你虽然现在境遇困顿,但未来必将显贵,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卫青听后,不禁凄然笑道:‘人奴之生,得无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