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也知道有些话说多了没太大的意义,将话题回到今晚召开的市常委会议上去,说道:「就帮扶工作,市委还是主张统一部署,在这个大的原则下,由市政府拟定具体的方案。」
「真要这样的话,我们是更没办法去找孟书记、周区长联络感情了。」王易平说道,「唐闸区的增长潜力,差霞浦很大,而且唐闸作为市属区,财政、人事等方面都没有那么自由。梅开分拆后,唐闸越往后,能自由支配的财政比例会越低,这些都远远不能跟霞浦比。要是北城跟江堰,真想借这次的帮扶获得一些工作成绩,只能指望沈书记你拉我们一把啊。」
沈淮说道:「唐闸上缴多了,市级财政规模扩大,北城还是受益的。」
「是有受益,但也有限。也不是我要在私底下抱怨,这两年北城确实就是后娘养的。现在新津的钢铁项目就要启动建设了,北城就那么点工业底子,明年往新津一迁,就全空了。我也在新津工作了那么多年,不可能说不希望看到新津好,关键还是在于市里要掌握好平衡。现在倒好,市里拢上来那么多的资源,下面县能分多少,我就不说了,三个区要算市里的亲儿子吧?但是,看看西城跟北城的差距,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北城不是后娘养的?我当然也可以干一任书记,拍拍屁股就走,但在一个地方,五六年什么事都没有做,总不是个滋味吗?」
沈淮也知道王易平的这番话,是冲着自己的胃口而来;不过,平心而论,王易平在新津时,还是一个有想法、也做了一些事情的人,到北城区确实不大可能愿意庸庸碌碌的干一届。
与王易平相比,姜志军则要模糊一些,从他的履历里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作为或者他想有什么作为来。
沈淮抿住嘴,想了想,跟王易、姜志军说道:「市里统一部署的帮扶工作,霞浦要参与,可能要从财政拨两三千万出来。这笔钱由市里统一分配,分下去之后,对真正需要资金的地方,也是杯水车薪。其实到了这一步,我们也不用打什么马虎眼,老耿、顾书记在知道要调到北城、江堰工作之后,就一直在想怎么去推动北城、江堰发展的事情,也跟我商议了好几次,说霞浦这两年发展比较好,应该要帮北城、江堰一把。我现在不清楚新的财税制度什么时候会推出来,我的想法就比较简单,在新的财税制度出台之前,可能每年从霞浦县财政收入拨出两到三成到一个专门的建设基金里;这个建设基金,就专门用跟北城、江堰等县合作搞项目开发。当然,具体的项目,还是由北城、江堰提出来,霞浦这边出资参与,王书记、姜书记,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方案,当然好啊!」姜志军连忙点头,说道,「北城还好一些,江堰那边差就差在基础设施上。要是江堰能跟嵛山一样,早两年把路修出来,招商引资工作也不至于这么惨澹。」
沈淮点点头:「靖海公路扩建工程前期已经启动,江堰如果提出同时修江津公路,跟靖海公路接上,我们确实就可以出资金支持。」
「北城工业园发展一直都很惨澹,跟投入跟不上有很大的关系;还有市钢厂周边的棚户区改造,北城也拿不出钱去运作,霞浦能拿资金出来搞项目合作,那是真好不过。」王易平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霞浦县今年能有多少收成啊?」
沈淮笑了笑,说道:「霞浦今年收成还难有准数,但王书记、姜书记,你们真有心推动这个工作,我可以保往今年往这个基金注入的资金,不少于五亿。」
「吼吼。」听沈淮报了这个数,王易平喉咙头咕噜地响动了两声,感慨道,「你才是东华的财神爷啊!」
北城区今年财政预算支出是一亿五千万,但绝大多数都是固定开销,真正用于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不过两三千万。
沈淮搞的这个建设基金,今年就拨五个亿进去,北城在项目建设上肯定是比江堰更有优势的,这就意味着北城区今年就能从霞浦获得额外的两到三个亿的基建投资。
这是王易平事前狠狠地猜,都没有猜到的一个数。
姜志军也很意外,江堰县一年开销六千多万,紧巴巴的过日子,昨天陡然知道霞浦有意要搞点对点帮扶,他还以为能从霞浦白得两三百万的财政援助,就要谢天谢地的。
他绝没有想到沈淮慷慨起来,真是要远远超乎他的想像。
虽然沈淮提出来的项目合作模式,跟姜志军、王易平事前猜测的有很大不同,不是无偿支援,很可能在向北城工业园注资的同时要占一定的股份,或者在其他方面获得一些其他方式的补偿——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不然的话,沈淮无偿从霞浦县财政拨这么大笔的款项出来,也没有办法跟霞浦县地方交待——但对一直都紧缺建设基金的北城跟江堰等地来说,也绝对远远好过两三百万的扶贫款。
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路
沈淮允诺今年就从县财政拨出五个亿,成立一个专项建设基金,专门用于江堰、北城等经济发展落后区县的基础设施合作项目,这极大的出乎了王易平、姜志军的意料。
北城、江堰两地,今年加起来的财政预算开支,也就两个亿多点。
这两地财政供养人口,机关事业单位及中小学教职人员,加起来要超过一万人,再加上必要的日常事务开支,这些基本项就将这两地的财政消耗掉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