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知道张建华说的是实情,也知道谭启平还在为市钢厂一亿两千万的出资额头痛呢,新项目根本不可能得到他的支持,没有市里出面,新项目如何能列入省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资金的问题还得要梅钢自己去解决,只希望能从五大行筹一点是一点。
说到资金匮乏,不说央行开足机器印钱钞就能解决的。资金只是筹集资源的手段,资源不充足,钱钞印得越多,只会带来越恶性的通货膨胀。引进外资,实际是增加从国外购进资源的能力。
这也是国内现阶段如此重视招商引资的根本原因。
送走姚荣华、张建华,沈淮与孙亚琳回到二楼的贵宾厅,接过张拓泡来的解酒浓茶,跟张拓、邵征说道:“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去休息吧。”
沈淮端着茶杯,走到窗外,望着夜色下的玉带河,望着河对岸的淮海工业大学,他有四年的青春也在那里渡过,可惜那已经是无法跟别人诉说的青春了。
他这一年多时间来,往返省城多趟,也没有空闲回到校园里走一走,这次照例是没有时间去走一走。
“看你二傻子爹离开的架式,大概是等着你把项目做砸了,好来狠狠地教训你。”孙亚琳走过来,依着窗台而立,深邃如夜空的眼眸看着沈淮绷得有些紧的脸,说道,“谭启平不支持你,但也不会轻易地把你怎么样,但要是谭启平得到你二傻子爹的支持,把你调走,你连个喊冤的地方都找不到。说实话,看你二傻子爹今天这样,我都有些担心了。”
“你爹才是二傻子爹!”沈淮笑骂了孙亚琳一句,又禁不住苦笑,他现在不怕谭启平动他最大的依持,就是宋家子弟的身份,但要是他父亲都觉得他碍眼、碍事,都要把他搞走,他真没有地方喊冤去。
沈淮想了想,说道:“情况没那么糟糕,谭启平跟我爸就算要恼羞成怒,恶向胆边生,也应该在合资项目做砸之后。咱们就是要在合资项目做砸之前,把新项目建起来,把他们的脸抽得‘啪’、‘啪’直响——你觉得这样有挑战性不?”
“你就想用一年的时间把项目建成,除了勉强凑出来一个亿,还差五个亿,你从哪里去筹?姚荣华也不是不帮忙,但顶天给你再多放一个亿款;再多,他就要把他的位子押上来了;这个对他要求也有些苛刻了。”孙亚琳说道。
“无非背水一战。”沈淮说道,“我决定先启动项目建设,一边建设一边筹款,这样也能给金融机构更多的信心,空耍嘴皮子不顶用;这接下来一年,你要辛苦了。”
孙亚琳摊摊手,她一直都在国内生活,熟悉的是西欧工业化那一套,近两年才到国内来,对国内项目的建设速度之快,也是瞠目结舌。
国内很多法规都不健全,很多建设工程项目都是“边设计、边审批、边建设”的“三边”工程,加上国内目前还没有强制的环境评估程序,启动及建设速度自然是出乎想象的飞快。
一条四十万吨甚至更高设计产能的炼钢线,哪怕是从国外全套引进的二手钱,在要求严格的国家,从启动到建设完成,两到三年建设周期都算是快的。也只有在国内当前的背景下,才有可能在一年之内把所有的事情做成。
当然,这种超常发展规模,要避免出大问题,对建设及运营的团队,有着极高的要求。
作为投资商,倒是喜欢超常发展,对他们来说,越早建成,意味着越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回报期也能大幅缩短。
孙亚琳说道:“姚荣华已经私下跟我谈过话了,认为我不宜再在业信任职。你说我到底是犯了哪门子岁星,好好的高端金融人士不当,偏偏要给你指使着去跑腿?”孙亚琳的私人海外公司,跟梅钢的牵涉日久,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如今业信又要向梅钢大规模放款,避免利益输送之嫌,孙亚琳都要退出业信的高层职务。
“你就喊冤吧!”沈淮不屑于孙亚琳的叫苦,“梅钢现在是影响还不够大,所以筹资困难,不过你真把你在梅钢的股份加一倍价钱转给宋鸿军,看他接不接手?”
梅钢第一条炼钢线各方面指标已经稳定下来,只要市场不恶变,净资产增值速度差不多在100%左右,放高利贷都没有这么抢钱快的——孙亚琳叫苦,沈淮才不会理会她。
“不管啦,你今天答应我的条件,可不许耍赖。”孙亚琳娇蛮地说道,“为了帮你,谢芷现在对我也恨之入骨了。早知道有今天这么麻烦,当初就该袖手看着她拿球杆把你废了。”
听孙亚琳又想从旧事里抓“他”的把柄欲以要挟,沈淮赶紧拿着茶杯,从贵宾厅逃到楼上的房间里。
沈淮虽然说要邵征跟张拓早些休息,不过他们俩还在房间里聊天,哪可能在领导休息前休息?
听着沈淮跟孙亚琳各自回房间,张拓伸了伸懒腰,站起来跟邵征笑着说:“我今天倒是知道什么叫往来无白丁了,沈区长以往在东华,还是很低调啊!”
邵征笑了笑,拍了拍张拓的肩膀说道:“让下面的工作人员嘴巴紧一些,沈区长不高兴有些事情叫外人知道的。”
“这个你放心,保密工作我只会继续加强。”
沈淮还为当前的矛盾以及各种利害关系纠缠苦恼,但对身为唐闸区招商区副局长、驻徐城联络处主任张拓来说,除羡慕还是羡慕。
业信银行省行行长、中行省行行长,按行政级别算,都得是正司局级官员,省委书记的秘书更是地市一把手都要求着见面的人物,竟然在今天这个不起眼的日子里,聚集在他所负责的这个不经营的地方用餐——张拓回他自己的房间,也很是兴奋了很久才睡着。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伯明翰
徐城还没有直飞英国伯明翰的航班,沈淮与孙亚琳先去香港,先要跟在香港的宋鸿军见面。为节约花销,邵征没有随同一起出国。
孙启义避而不见;宋鸿军在香港倒是帮忙召集了一些圈内人相聚,给沈淮推介项目的机会,不过成效也不大。
港台华商虽然看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但以外向型生产贸易为主的投资,在整个九十年中前期还主要流向广南、江东等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
似乎就是以渚江为界限,从渚江口往北的沿海地区,在九十年代中前期,从港台地区吸纳的投资就急剧减少。再往北就是山东半岛以及辽东半岛沿海地区,能较幅度的吸引从日韩过来的投资,偏偏淮海省卡在当中,在招商引资方面成为低洼地。
宋鸿军也是很帮忙鼓吹,但很多生意人都注重实际。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一个人均gdp都不到两千五百港元、人均收入都不到两千港元的地区,投资环境能好到哪里去?
沈淮与孙亚琳在香港呆了两天,只谈不到一千万港元的投资。
这一千万还只是投资意向,有那么几个人抹不开宋鸿军跟孙亚琳的面子,答应抽时间去东华考察一下,最终能不能落实,还说不定。
宋鸿军也无意再对新项目追加投资,甚至在送沈淮、孙亚琳去机场的路上,还劝他放弃。
“你爸能混上副省不容易,他的心情你要理解,也是怕你把事情做砸了,他只能得个教子无方的罪名——现在你要是放弃从西尤明斯引进二手炼钢线,我那一千万还会继续投在梅溪镇。我觉得吧,就此时的梅钢来说,你把工作做扎实了,钱跟政绩都少不了,何苦再去博险?”
“这个项目对梅钢、对东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再多苦,再大的难关,我也要克服;要是轻易放弃的话,梅钢也不会有今天的格局。”沈淮说道,“鸿军哥,你要是其他业务需要资金,我也不会怨你什么。”
“你这是说什么话呢,我就是把那一千万白送给你又怎么样?”宋鸿军笑道,“我也就说说,你要是觉得从西尤明斯引进炼钢线可行,我那一千万肯定会如期到帐,我这边你不用担心。”